时间:2016-12-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探秘紫金山编著野菜谱

——七旬老人于耘农大自然中继续育人事业

本报记者倪平

初见于耘农老人,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鹤发童颜。虽然已75岁,但于老满面红光,精神矍铄,和很多忙碌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五老”一样,他发挥余热,继续自己的教育事业,在关工委工作中奉献自己,收获快乐。

于耘农原是中学的老书记、老校长,自年退休后,他在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街道小卫街社区关工委工作至今,担任孝陵卫街道关工委副主任、玄武区关工委思想道德宣讲团宣讲员、孝陵卫中心小学校外辅导员等职。年,他开始带领孝陵卫中心小学和南京理工大附小的小学生,深入紫金山探寻大自然,在两年中发现了多种野菜,并撰写了《紫金山部分可食用野菜图谱》一书。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他更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南京人:我们要珍爱大自然,爱护紫金山!

背后的艰辛探寻

“一位老人带着一群孩子,在紫金山里找到上百种野菜,还出书了!”这则接地气的消息让很多热爱紫金山、热爱植物的南京人兴奋不已。出人意料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位于耘农老人并不是植物专家,而是一位教了几十年中学语文的老教师,他对于野菜的认识,皆源于从小穷困的农村生活经历和后来日常的生活经验。

“以前战争时期,野菜是我们的救命粮。”于老告诉记者,“老年人大多认识野菜,因为都挖过、吃过野菜。现在城市里人,尤其是孩子,在生活中很难接触到野菜,也没有太多机会认识野菜。”在他看来,认识野菜是一种生活常识,在探寻野菜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完全激发,这让他们亲近大自然,也更加热爱他们所在城市的这座紫金山。

年,于老在南京农业大学的支持下,分别在孝陵卫中心小学和南理工大学附小成立了“深入紫金山探索大自然”小分队。有了来自农业大学两位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持,加上他多次采访紫金山附近居民,了解山里的各种野菜,同时从书籍中学习相关野菜知识,他开始带领着孩子们深入紫金山,爬山坡、入山谷、寻溪流……在两年的时间里进行了十几次野外探寻活动。

此外,由于小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有限,也出于各方面的安全考量,于老或独自,或带着大学生志愿者,前前后后也做了二三十次探寻。野外的探寻充满乐趣,也面临着艰辛和未知的危险。一次,于老与两位志愿者在下山过程中走岔了路,竟然遭遇一窝大马蜂的袭击。幸好大家及时蹲下躲避,没有大碍。还有一次,正值暑热,两位穿着短衣裤的志愿者在短短几分钟内,被野蚊子咬了一身的包,于老带的蚊不叮也起不了驱蚊作用。每次带小学生们进山前,于老还要事先进行多次实地探查,制定路线,确定野菜所在地,估算野菜的生长时间,把所有探寻事项安排好。

山野探寻激发好奇心

在孝陵卫中心小学后面的邵家山,于老带着该校的孩子们找到了几十种野菜,比如木耳、野平菇、地皮菜、野芝麻、野蒜、野柿子等。孩子们在探寻中得知,春天下过雨后的草地上会长出小小的地皮菜,腐烂的树桩上能长出好多木耳,枸杞藤烧汤可以清火,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胡颓子的果实可以做果酱,以前的人会摘柳芽和进茶叶……当找到外观奇特的树舌灵芝时,于老说,孩子们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般兴奋,他们围着树舌灵芝观察、提问、拍照、讨论,都像小小的植物学家。

在山谷的溪流边,他拔出一棵野芹菜,向孩子们讲解它的外形特征、营养价值和典故传说。孩子们听得入迷,他又鼓励他们自己去找。有的孩子找了好几回,却都没找对;有的孩子不一会儿就找到好多。于老一一为他们分辨真伪,并说明观察的重要性。

在山坡上挖野蒜,有的孩子一会儿就挖了一袋子,嚷着可以带回家炒鸡蛋吃。还有些孩子很难区分野蒜和野草,焦急地不停寻问。于老仍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渐渐的,孩子们发现,相较于野草,野蒜的手感和颜色比较嫩,根茎处有一段是白色的。窍门找到了!

于老说,在大自然里,孩子们就像一群叽叽喳喳欢快的小鸟,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就是“好问”,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简直什么都要问,他就一一耐心解答,而很多有趣的问题也是在探寻的过程中产生的。比如,走过一片草丛,一些学生的裤脚上粘满了小小的种子,像迷你的苍耳,他们就特别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后来经过多方寻求查实,得知这种植物叫鬼针草,是一种中草药。

年3月,于老他们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南农大园艺学院原院长马凯教授的理论技术支持指导下,精选出48种野菜,制作了《紫金山部分可食用野菜图谱》。该书图文并茂,在南京成为一本广受好评与欢迎的青少年科技科普教材。

教育专家人人爱戴

从山野探寻回来,于老趁火打铁,又带着孩子们制作植物标本、书签和电子植物小报,还尝试无土栽培。

去年十月的一次野菜探寻活动结束后,于老带着孝陵卫中心小学五(2)班的孩子们参观小卫街社区少儿科技站。最吸引他们的,是科技站里60盆无土栽培的芽苗菜:塑料大盆里只铺了几层旧衣服剪下来的布,上面均匀地撒着一些芽苗菜种子,只浇了一天水,种子就已经开始发芽。

见孩子们着迷,于老拿出一袋子芽苗菜种子分给他们,并详细讲解栽培方法和注意事项。大约一周后,孩子们兴冲冲地端着各自的成果到学校展示,并评出了前10名长势喜人的芽苗菜。“有个孩子种的芽苗菜像小麦,听说家里已经吃过第二回了。”五(2)班班主任宫晓东老师告诉记者,“种植栽培让孩子们动手又动脑,又能带给他们成就感。”

于老说:“我们探寻野菜,要户外实践,也要理论学习,还要动手操作。”如今,每年春季和秋季的野菜探寻,已经成为孝陵卫中心小学的常态化活动。宫老师介绍,学校已经把探寻野菜这一活动纳入学校全经验课程。

作为该校的校外辅导员,于老受到得到师生爱戴。在孩子们眼中,于爷爷知识渊博,又不辞辛苦带领他们跋山涉水找野菜,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在宫老师眼中,于老是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榜样。他向记者提及一个触动自己的细节:一次探寻活动中,一个孩子问,能不能把枯树上的木耳都采光。于老回答他,你要是能够采光就采光。“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可以看出作为一位资深的教育者,于老非常了解孩子的天性,没有古板的说教,不会一味地凭着成年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这就是孩子们喜欢他的原因,也是我要学习的地方。”宫老师说。

又是一季春暖花开,于老又要带着孩子们走进深山老林去探寻野菜了。他说,探寻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自己知识缺乏,需要更多的学习。同时,他也提醒各位读者,探寻野菜是乐趣,能增长知识,但是在没有得到专家认证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乱食野菜,因为植物含有毒素,有些则被有毒的虫蛇爬过,一定要谨慎。

文章刊登于年4月2日《家教周报》2版“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兰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