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转眼又到了7、8月,又到了云南小伙伴一年一度吃菌子(jier)见小人的季节,从去年夏天开始,各路云南小伙伴要么是一脸贱兮兮地说云南菌子多么多么好吃,要么就是一脸讳莫如深地说自己吃菌子中毒见到了各种小人。

云南省以外的小伙伴则一脸懵逼,那些网红段子里的菌子都是啥?好吃吗?怎么吃?

所以,这期干货馆,我打算揭开云南菌子神秘的面纱,和你们聊一聊网上最火的鸡枞、松茸、牛肝菌、竹荪这几种菌菇到底都有多好吃、买回去怎么处理,以及怎么做才最美味!

小伙伴们,如果你们愿意打开一下新世界,那一定要先做足下面这些功课,才不辜负这些山珍的美味。

???

所以,这些网红菌菇

和四季都能吃的菌菇

到底哪里不一样?

这些网红菌子,和我们日常吃的金针菇之类的菌菇,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风味、产地、时令......因为我们家常吃的菌菇完全可以人工种出来,好养活,一年还能长好几轮,所以四季都能端上餐桌。

▲很多野生菌菇生长的环境基本就是上面这样的画风。截图来自:《舌尖上的中国》S01E01

而那些网红菌菇走的却是野路子:

首先,它们很多是野生,长得好坏全看天气,人工非常非常难模拟出它们自然的生长环境;

而且,这些菌菇,基本只在7、8、9月才长出来,想吃新鲜的也就当下这几个月;

再加上因为野生,采摘起来会比较麻烦,虽然云南气候好适合菌菇生长,却不等于遍地捡;

更另人难过的是,这些菌菇摘下来根本放不了几天,云南外的小伙伴想要吃到,只能靠冷链+空运......

所以,你们明白了吧,这些长的奇奇怪怪的菌菇,为什么这么有话题性?为什么云南以外的小伙伴想吃基本只能靠某宝?为什么上网一搜价格又会这么不忍直视?

鸡枞菌

先讲鸡枞菌,因为在云南本地,比起近年的菌菇新贵--松茸来说,鸡枞的受欢迎程度和普及程度肯定是更高的,属于云南更家常一点的美味(虽然价格也不便宜),食用的历史也更久一点。

▲鸡枞。截图来自:《舌尖上的中国》S02E06

去年做《爆炒见手青》的时候,我讲到过鸡枞,一个字:鲜美!然而,这么好吃的东西,想要吃进肚子却不容易。因为鸡枞下面的“伞柄”大部分都是埋在土里的,沾着很多泥沙,洗起来很麻烦......不信你们自己试试!

怎么挑?

新鲜鸡枞一般有:白皮/黄皮鸡枞、火把鸡枞以及黑帽鸡枞,这些都是野生菌,长相相似,只是高矮胖瘦和颜色略有区别。近年来市面上还能看到一种叫黑鸡枞的(下面图右),这种是人工种殖的,和野生鸡枞在长相、味道上都相差比较大,而且因为是人工种植,价格也比较便宜,买回来会是很干净的状态,炖鸡汤时放一点也可以大力提鲜。

▲这是我上周末在家拍的,左边盒子里是鸡枞,右边是黑鸡枞

▲黑鸡枞我就直接拿去炖鸡汤了。先炖一锅上好的土鸡汤,炖到差不多好的时候,加黑鸡枞再焖15分钟,土鸡汤的味道会更鲜美

某宝上大多数鸡枞都是半撑伞的,因为这种吃起来会更嫩滑;但也会遇到一些撑开伞的鸡枞,这就是成人版鸡枞,闻起来有比较浓的菌香,但吃起来会有比较明显的纤维感,这种就推荐大家拿来做油鸡枞了。

怎么洗?

▲我发现,鸡枞这个大小的菌菇,用牙刷洗鸡枞刚刚好,洗完记得要马上擦干

鸡枞洗起来真心累!因为鸡枞的伞柄大部分是埋在土里的,在生长过程中和泥土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我建议你们用新的海绵、小刷子之类工具,先把鸡枞表面的泥沙在流水下小心地刷干净,尤其注意伞和柄的连接处,很容易隐藏泥沙。不要用水浸泡,并且洗完记得马上用厨房纸巾轻轻擦干上面的水!

怎么吃最美味?

因为鸡枞有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物质,就是天然的味精,我最喜欢的吃法就是把鸡枞撕成条,用清水白煮,煮熟之后只要加一点点盐,不需要油也不需要任何其它调味料。

看起来虽然是清汤寡水,但喝起来却会有一种在喝鸡汤的错觉,没喝过的小伙伴肯定在第一口就会被浓郁的鲜味惊艳到!而且这样的鸡枞鲜香甘甜,吃起来会比吃肉还让人满足~

▲上面就是我最喜欢的白水煮鸡枞,这一碗是我上周末做的,太好喝以至于完全来不及摆拍就喝光了

除了白煮,鸡枞也很适合小炒吃,但在云南,最受欢迎的一种吃法应该是将鸡枞油炸,做油鸡枞。油鸡枞之于云南人,约等于老干妈之于云南以外的小伙伴,下饭好搭档,主食消灭者,让填饱肚子这件事变得很享受,鸡枞浸过的油还能拌面炒菜,就像我的XO酱一样万能。

▲油鸡枞。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油鸡枞做起来不简单,因为是油炸干煸,所以鸡枞会缩水,炸一罐就需要用到很多鸡枞,也就是说,你要把那么多鸡枞一个一个洗干净,擦干水分,再用手撕成一条一条的,真的很考验耐心啊。

▲我上周末的主要工作之一:撕鸡枞

处理好鸡枞之后,就是开火热油(云南人表示必须是菜籽油!,我试过用橄榄油加一点鸡油也很棒),然后加盐,小火慢慢炸干鸡枞里的水分,炸到七八成干后下蒜片,花椒,辣椒之类的调味,自然冷却、装瓶,就是油鸡枞了,能放上一年。7、8、9月以外想吃到好吃的鸡枞,就只能指望这一罐了!

▲这个炸鸡枞你们可能在我微博小故事里都看到了,但是你们当时猜到我在干嘛了吗?

我接触过一些云南小伙伴,感觉油鸡枞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可以给灵魂一记重击的美味。不过现在某宝上也有不少卖现成炸好油鸡枞的,但是恕我直言,网上这些油鸡枞用的一般都不是纯鸡枞,会掺上很多杂菌。所以如果有小伙伴想买来尝鲜,我只能说,你们尽量买贵一点吧......

怎么保存?

推荐大家最好买微微撑开伞的鸡枞,买回来之后尽快吃完,吃不完的做成油鸡枞。实在想在冰箱里放上几天,就先别洗,先用厨房纸单独把每一朵鸡枞包裹,再用牛皮纸袋装起来,然后放冰箱冷藏,可以放差不多4、5天都还保持新鲜。至于完全撑开伞的鸡枞,我就强烈推荐大家马上解决了。

松茸菌

中华人气第1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1季第1集第1个讲的,就是松茸,你们感受一下它的地位。不过松茸的流行,算起来应该是日本人炒出来的,我之前去日本拍居酒屋系列,在当地市场,有看到很多被包装在精美礼盒里的松茸,价格高得咋舌。

▲凌晨4点从香格里拉深山采摘的(前面是我编的)新鲜松茸,做作的摆拍*1(摆拍是真的)

不过,无论从口感还是营养价值还是别的什么角度来说,松茸也确实称得上菌菇中的贵族,它有一股非常特别的清新香气,新鲜的闻起来有股山林的野气,也有不习惯的人会觉得是股臭味,建议没试过的小伙伴买回来自己感受一下。

怎么挑?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松茸怎么挑,其实很简单,因为某宝上卖的大多都是未开伞的,基本是按长短大小来分级的,自己吃的话8-10cm就够了,如果比较壕的可以试试15cm左右的。如果拿到手是比较白净,看起来很健壮,摸起来饱满不是特别软,表面略潮湿没有过多水分的,一般都是比较新鲜的。

怎么洗?

因为松茸真的比较贵,所以为了尽可能地不破坏它的口感,清洁这一步也要注意的。

和大部分菌菇一样,松茸容易吸水,所以跟前面鸡枞一样不能浸泡洗,推荐最好先用小刀削一下根部,去掉最脏的部分,然后用干净的厨房纸或半湿抹布轻轻擦掉松茸表面比较顽固的泥沙,再用流水简单冲一下。

▲松茸的根部泥沙比较多,且深入菌体很难清洗,一定要削一下皮,削出白净的肉

有很多人说松茸不能用水洗,洗过会带走香味。我自己试过,首先不用水洗真的很难彻底清洁,除非把松茸表面的褐色外皮剥除,但这样同样会损失松茸的香味。然后用流动的水冲洗后只要及时擦干松茸,和不用水洗但剥掉褐色外皮的松茸对比,香味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我觉得关键在于不要让松茸吸收太多水分,只要记住,所有菌菇都不要用水浸泡,洗完记得马上用厨房纸巾轻轻擦干水分即可。

怎么吃最美味?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推荐酥油煎松茸,但酥油不那么好买。所以我推荐大家用同样属于动物油脂的黄油来煎松茸,这种做法零基础不容易出错,也最能尝到松茸的鲜香味道。

▲不瞒大家说,上周末吃了好多菌子啊

你们要做的就是把洗好的松茸纵向切成稍厚的薄片,然后用黄油小火香煎,煎到松茸片两面金黄、边微微焦,就可以出锅了,之后再撒一点点的盐和胡椒,简简单单的调味更能凸显松茸清新高雅的香气。

▲黄油煎松茸,做作的摆拍*2,先挑大片的松茸拍照,剩下的边吃边拍照

日本吃松茸比较流行的吃法是做成松茸饭,做法也很简单:米饭加水,铺上一层松茸,再淋上日本酱油和味啉,然后焖煮。煮完之后真的是开盖有惊喜系列,因为松茸饭真的很容易在家复刻,所以我强烈建议你们在家也试试。

怎么保存?

新鲜松茸的保鲜期真的非常短,如果可以的话,当天买的当天最好就吃掉。实在吃不掉的话,也和前面一样,就把没洗过的松茸一个一个用厨房纸包起来,再放入牛皮纸袋,然后放冰箱冷藏。虽说这样能延长松茸保鲜期,但大家也最好努努力在4、5天之内解决掉它们。

牛肝菌

牛肝菌不是一种菌子,而是非常多种菌子,在云南,能吃的牛肝菌大概在两位数,不过比较常见的就是白、黑、黄牛肝菌这几种。在长相、香气、味道上,这几种其实很接近的,就是放大豪华香气浓郁版口蘑的感觉,很可爱很有童话感,和松茸相比,牛肝菌的菌子香会更浓郁。

▲白牛肝菌,做作的摆拍*3

除了白、黑、黄牛肝菌,牛肝菌家族其实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成员,就是相关段子不断的“见手青”,也叫红牛肝菌或红葱菌,非常好认,就是看切开来之后,菌菇肉颜色是不是会变成诡异的青绿色(发霉的感觉),我之前做过这个见手青,你们还记得吗?

▲之前节目里出镜的见手青

怎么挑?

某宝上买到的牛肝菌基本就是白、黑、黄以及红牛肝菌这几种,如果真的担心自己处理不好见手青怕中毒,就买前三种吧。

怎么洗?

牛肝菌和前面两种菌子比稍微好打理一些,用海绵或者刷子把牛肝菌表面的泥沙清理干净,尤其是伞底下的部分,要仔细清理一下,然后用水简单冲洗干净,再用厨房纸巾擦干上面的水分。

怎么吃最美味?

白牛肝菌也叫美味牛肝菌,云南人吃得不算特别多,但西餐里很常见,意大利人对白牛肝菌尤其爱得深沉,意式烩饭和意面都会用到,直接香煎也很美味。像下面的牛肝菌烩饭,只需要用黄油把蒜蓉和牛肝菌片炒香,下(你能买到的品质最好的,或是我们店铺里备受好评的)米翻炒,加水不断搅拌至水基本干,然后继续加水搅拌,到米粒绵软中还保留一点嚼劲,临完成放一点芝士,半小时就能做好,也是香得不行。再附赠一个餐厅摆盘常用技巧:煎牛肝菌时保留一片完整形态好的,等饭做好了放在上面,再淋几滴橄榄油,颜值瞬间就上去了哦~

▲最近做的白牛肝菌烩饭,做作的摆拍*4

黄牛肝菌和白牛肝菌长得差不多,就是颜色偏黄一些,黄牛肝菌在云南算是很常见的一种,味道也是浓香的,口感嫩滑,适合干煸爆炒,最经典的搭配就是和青椒、蒜片一起爆炒,味道就很好了。

▲黑牛肝菌。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黑牛肝菌长得比较特别,从里面的肉到外面的皮,都是黑色的,这个非洲人一般的长相非常好认。黑牛肝菌的香气也很浓郁,吃起来味道很是肥美,能吃出肉的感觉,和火腿、腊肉一起炒,味道会更加鲜香。

▲之前做过的爆炒见手青,点图片可以跳到之前的图文菜谱

上面是我之前做过的见手青,最适合的吃法,就是像我之前做的那样,搭配蒜片和青红辣椒爆炒,香到不行,吃起来更是比吃肉还满足。但见手青如果处理不好,是会中毒的!上次做完,我有在微博上请中过毒的小伙伴,出来现身说法来着,然后就出来了一波:

▲失忆型,注意最后丧失了两天宝贵的回忆

▲嗨歌型,注意最后差点跳湖了

▲放浪形骸型,注意最后倒在了水沟里

▲幻听幻视型,医院

虽然上面这些小伙伴的中毒经历看起来似乎还挺嗨挺迷幻的,但不要忘了他们不止中毒,医院,而且根据每个人身体素质不同,还可能会有比上面更严重的情况出现。

所以处理见手青的时候,一定一定要炒熟透了!一定一定不要吃太多!吃不掉的放冰箱拿出来再吃的时候,一定一定不能只是用微波炉转热!一定一定要重新下锅炒热再吃!

▲还没被爆炒的青头菌本人

另外还有一种叫青头菌的菌子,和见手青有几分类似,菌头是非常诡异的青绿色。但这种菌反而没什么毒性,用蒜片青椒炒炒也很香得很~

▲最近吃的爆炒青头菌,和上面见手青的做法一样,做作的摆拍*5

怎么保存?

用厨房纸把没洗过的牛肝菌一个一个单独包起来,放牛皮纸袋,再放冰箱冷藏就可以了,也是最好一周之内就吃完,放得越久,牛肝菌表面就会变得黏糊糊的。

竹荪

▲这张gif一定要戳开来看!gif来自网络,如侵删

和上面几种云南+季节限定的菌子相比,竹荪稍稍没那么稀奇,四川、贵州等也有,还能人工种植。说道这里就忍不住提一嘴,竹荪名字里带个“竹”字,因为竹荪真的就是长在竹林里的,和竹子是真的有点关系,所以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怎么挑?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有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两种,区别就是一个裙子长一点大一点,一个裙子小一点短一点,我觉得可能是他们的穿衣品味有点不同。要说味道品质的话,短裙竹荪的会更好一点。

▲竹荪蛋。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除了上面这两种成人版竹荪,你们可能还能买到一种叫竹荪蛋的东西,这个是婴儿状态的竹荪。竹荪蛋和竹荪的关系,约等于鸡蛋和鸡的关系。这种竹荪蛋去皮切片,也可以煲汤、小炒,如果你们能忍住不吃,可以等竹荪破蛋而出。

怎么洗?

▲新鲜的竹荪花,你们看得清这个小裙子吗

竹荪洗起来就是普通的洗净擦干就好。需要注意到就是,买回来的竹荪可能会是完全体的竹荪:带着黑色小帽子,根部还有一块黑的皮。你们需要把根部和小帽子摘掉,剩下的白色筒和白色裙才能吃,这两部分合起来也叫竹荪花。

怎么吃最美味?

最经典的吃法当然是煲各种汤的时候放竹荪咯,好的竹荪的口感偏脆嫩,不容易煮烂,尤其是白色筒部分,Q弹有嚼劲,口感很奇妙的~而且竹荪像面筋,煲汤时会吸饱浓香的汤汁,所以咬起来有一种爆浆感,汤汁在嘴里炸开来的感觉,超满足!

▲竹荪凉拌鸡丝,做作的摆拍*6

然而我更喜欢的吃法其实是竹荪和鸡丝凉拌,做法就是竹荪用盐开水焯1分钟不到的样子,然后捞出和鸡丝,黄瓜,香菜之类的菜凉拌,酱汁你们就随意咯。这样吃,不但能吃到竹荪本来的清香,还能吃到它爽脆的口感。

怎么保存?

如果你们买回来的就是竹荪or竹荪花的话,就是正常的保存菌菇的步骤,用厨房纸单独包起来,然后放进用牛皮纸袋,再放冰箱冷藏就可以了。

其他一些菌菇

除了上面这几种网红型的菌子,云南小伙伴平时经常端上餐桌的还有下面这几种:

?羊肚菌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长得像羊肚,所以叫羊肚菌。除了云南,其他地区也有,而且现在可以人工培育,所以买的时候注意一下是人工还是野生。羊肚菌也有浓浓的菌子香,最适合在煲各种汤的时候放,一个字:鲜美!

?鸡油菌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略像平菇,但颜色金灿灿的,看起来特别有食欲。适合煲汤、小炒,因为吃起来会有类似鸡油一样鲜美的汁水爆出来,所以叫鸡油菌。和鸡枞、松茸一样,鸡油菌也很适合拿来油浸,味道也蛮香的。

?老人头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和松茸有一点点像,但块头能有拳头那么大,头部也更大,像寿星的额头,就有了“老人头”这个名字。它的肉质肥厚Q弹,口感细嫩,所以还有个“植物鲍鱼”的说法,适合各种小炒。

?虎掌菌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又一个因为长相起名的菌子,这个是长得像虎掌,黑不溜秋但味道不错,可以炒、可以炖,经典搭配是青椒、大蒜爆炒,最好再放一些辣椒,味道更鲜,菌子香会更浓。

?干巴菌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口感和香气在菌子里都非常特别,质地干硬,咬起来也有类似腌牛肉干的味道,爆炒的话菌子香会更浓郁,口感脆嫩有嚼劲,总之好吃。但缺点也很明显,贵!难洗!要手撕成丁,再其中的去掉泥沙杂质,再用面粉搓洗,麻烦!

?奶浆菌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这个算是云南比较常见的菌子之一,价格相对便宜一点,因为一折断就会流出奶白色的汁液,所以叫奶浆菌。但菌子的味道还是很鲜美的,适合爆炒着吃。

总之,如果你们在市场上看到了不太常见的菌菇(当然,首先确保它们是没毒的),想要买回去尝尝的话,我有一种绝对不会出错的做法:就是先煲一锅上好的鸡汤,然后在快煲好时,把菌菇丢进去煮熟,你们一定要记住我的这个建议~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我的团队里有个不要命的小伙伴,虽然不了解菌子,但敢于直接去深山老林挖菌子吃......

你们千万不要学习这个人!!!想尝鲜的话,还是尽量去靠谱的店里吃,或者找靠谱的渠道买,没有相关知识的话,千万不要把随便捡来的菌菇吃进肚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路,如侵删*

↓↓↓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