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4-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山东食用菌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处于产业升级发展阶段,总体发展水平较高,横向比处于全国省域第一梯队,是生产大省,但还不是强省。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在科技创新、专业化生产、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发展空间很大。

1关键问题和重点需求

1.1目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1.1食用菌主产品种过少,工厂化生产品种单一,多元化结构尚形成

据统计,年山东省平菇、金针菇、双孢蘑菇、香菇和木耳五类主栽品种产量已占到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的80%,而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品种仅集中在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双孢蘑菇等少数几种,大宗菇类部分品种发展过盛,珍稀菇类规模生产的品种较少,尤其是适于工厂化栽培的珍优菇种及专用品种不足。品种结构和规模比例仍需进一步优化,珍优菇类如银耳、茶树菇、大球盖菇、猴头菇、白灵菇、长根菇、姬松茸、灰树花、绣球菌、羊肚菌、蛹虫草等价值高、市场畅销的品种需要大力引种栽培和扩大生产规模。

1.1.2种质资源和新型基质开发不足,育种及制种水平较低,专业化生产缺乏,菌包菌料生产方式落后

山东省专用品种选育发展缓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较少,食用菌名特优品种及野生珍贵食(药)用菌新品种研发、引进和储备工作滞后,工厂化生产、珍稀菇类新品种不足。制种水平和能力较低,工艺落后,尚未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良种繁育生产,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对优良品种和优质菌种的需求。菌包菌料生产缺乏专业化分工,产业标准化进程缓慢。新型栽培基质以及畜禽粪便、食用菌菌渣等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1.1.3传统栽培设施利用率不高,产业精准化智能化水平较低,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尚不完善

山东省新型高效栽培设施更新缓慢,周年化生产覆盖率较低。目前食用菌生产以分散式季节性传统大棚栽培模式为主,一般为春秋生产、夏季闲置或夏季生产、冬季闲置。通过品种优化选配和菇棚性能改进,可以实现周年生产,大大提高设施利用率和种菇效益。优势产区的园区化和精准化技术发展进程较慢,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效率不高、人才不足、科技平台和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工人队伍缺乏以及产业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凸显。

1.1.4保鲜加工和菌渣综合利用等产后处理工艺层次较低,产业链延伸深度和产业融合程度不足

目前,山东省食用菌大多以鲜品销售为主,而鲜品保质期短,要延长其销售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必须进行精深加工,而现有加工企业规模不大,加工品种及产品单一,大多为初加工品,加工增值率较低,工艺技术研发薄弱,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大大影响产业整体效益。同时,食用菌菌渣数量大,而综合利用率较低,菇农处理菌渣一般是直接还田、弃置或燃烧,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造成资源浪费和农业面源污染,并危及食用菌自身栽培环境,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技术研发不足,产业发展急需解决其共性关键技术。

1.2食用菌产业链重点需求

1.2.1建立良种繁育体系,选育补充具有较大推广价值的大宗菇类新品种,引进驯化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珍稀菇类新品种,丰富工厂化生产专用品种

应加强山东省食用菌核心种质库和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技术工艺和设施装备水平的升级,逐渐实现菌种生产专业化、标准化,改变部分主栽菌种高价进口的局面。针对现有主栽品种,突出适宜新型栽培基质的品种创新,实现上档升级。大力开展平菇、香菇、黑木耳、双孢蘑菇、金针菇、毛木耳、鸡腿菇、草菇、滑菇等新品种、新模式的引进示范,着重在品种改良创新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针对珍稀菇类,突出适宜较大规模推广的品种创新,壮大生产规模。积极引进和培育猴头菇、白灵菇、秀珍菇、姬松茸、大球盖菇、灰树花、长根菇、羊肚菌等珍稀优质菇类新品种,形成成熟配套技术,不断扩大山东省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珍稀菇类生产规模,进一步优化调整品种结构,形成一批新的珍稀菇类优势发展区域。

1.2.2突破工厂化生产、珍稀菇类栽培、周年化生产、新型高效设施栽培以及食用菌保鲜与精深加工等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

精准精致生产和合理优质优价将是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之一。在传统栽培方面,急需研发推广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生产适用的新型菇棚(房),示范推广夏季和新型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形成珍稀菇类高产稳产关键技术。在工厂化生产方面,急需集成工厂化生产调控关键技术、物联网技术及精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在质量控制方面,急需建立食用菌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及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在保鲜加工方面,加快开展食用菌精深加工、贮运保鲜重大关键应用技术研发攻关,建立生鲜食用菌冷链物流技术体系,突破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的产业发展瓶颈,尤其是食用菌功能食品、休闲食品等加工技术急需研制熟化,食用菌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和化妆品、药品开发工艺亟待深入研发,形成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快深加工产业化步伐。

1.2.3以推进菌渣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产业由低值转化型向高效循环型转变,促进种、养、菌业的有机结合

产后资源再利用是食用菌产业链条延伸和整体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食用菌菌渣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有待进一步集成推广。积极探索适合山东省主栽品种菌渣的基质化、肥料化等先进技术,构建和示范推广“食用菌—有机肥(基质)—农作物—食用菌”、“农作物秸秆—食用菌生产(菌渣)—二次种菇—还田”、“食用菌—菌渣饲料/垫料—养殖—沼气—农作物—食用菌”等多种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通过农、林、牧废弃物的多元增值,实现种养废弃物菌业与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有机结合。

1.2.4加大食用菌技术示范和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技术推广与培训基地建设,培养培育产业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菇农

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需要不断集成建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成果,培育建设业务精、素质高的产业技术转化型人才队伍,提升科技转化和示范推广能力,重点指导应用周年化高效栽培、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控等专业技术。在主产区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菇农,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面对当前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新型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精准化生产园区,实施食用菌提质增效和专业化生产示范推广工程,展示优势、优质、特色食用菌新品种和符合各生态区域特点的栽培新模式,重点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及新型栽培基质利用,增强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效果。

赞赏

长按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北京正规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