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邓旺秋博士告诉记者,这几年又发现两种新的毒蘑菇品种,分别是变色龙裸伞、残托鹅膏有环变型,均是毒性较强的品种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李泰辉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的时候表示,致命鹅膏呈伞状,白色,肉质常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或散生,大量生长于广东温暖多雨的春季此蘑菇含有剧毒,是广东近年危害最大、毒性最强的种类 喜爱伴侣:黧蒴植物 南沙未录得毒蘑菇中毒事件从已知的中毒区域来说,白云区、白云山、增城、从化是毒蘑菇中毒事件最多的区域 致命鹅膏小档案 数据: 小资料: 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特定经验和方法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正是造成误食毒菌中毒的原因之一他说,目前仍在流传的许多“识别毒蘑平菇营养菇的方法”都是不可靠的,存在多种误区 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广东常见毒性较强的毒蘑菇种类: 籍贯:广东 区域: 体色:白色 误区二: 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3年,广东省蘑菇中毒共有73起,致299人中毒,38人死亡 这几年广东地区又新发现2种毒蘑菇,分别是变色龙裸伞、残托鹅膏有环变型,均是毒性较强的品种至此,广东地区存在的毒蘑菇应更新为114种,其中5种含有剧毒,26种毒性较强 这几天,广州潮湿多雨,前往白云山、帽峰山、天鹿湖、华南植物园的街坊也许会惊讶地发现,草丛中不知不觉长出野蘑菇这些成片成片的蘑菇又靓又大,有白的、红的、褐的、黄绿色的,让人很想采摘回家 变色龙裸伞 邓旺秋告诉记者,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时要及早处理,同时尽快与医院和卫生防疫部门人员平菇食谱取得联系,以便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尤其是鹅膏类引起的蘑菇中毒 此菇十分独特,菌盖上面还有暗绿色或绿紫色斑点,会随着时间改变 毒菇菌盖常被颗粒物,中央颜色较深,常为褐色,生长于针阔混交林地上误食此毒菌30-60分钟后发作 残托鹅膏有环变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东地区,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两种蘑菇分别是致命鹅膏和铅绿褶菇,误食前者中毒的人数一度占27%,误食后者中毒的人数一度占35%从引起死亡的案例统计显示,致命鹅膏又是毒性最强的,一度98%的死亡案例均源自吃了致命鹅膏 专家表示,有人认为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其实也不然,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其乳汁均会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有的说菌盖上有疣、柄 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平菇食谱,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具如此特征的都有毒许多毒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像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因此用一 些群众中流传的说法来鉴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毒素成分复杂的毒蘑菇是不安全,甚至是很危险的 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粘盖包脚菇、簇生黄韧伞 这边厢,春夏之交的广东潮湿多雨,野外的蘑菇长得又靓又大,引得不少市民前往采摘;那边厢,初步统计,从2000年至2013年,广东地区有案可查的蘑菇中毒事件共有73起,中毒299人,死亡38人 现身时间:3~4月的春季(甚至暖冬的1月) 误区一: 5种广东常见剧毒蘑菇种类: 颜色鲜艳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近年广东省蘑菇中毒事件统计 李泰辉告诉记者,由于有些毒菌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平菇功效显区别,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普通市民凭借肉眼根本没有办法辨别,因而人们误食毒蘑菇而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毒性及毒症:剧毒!一个约50克的致命鹅膏足以毒死一个100斤的成年人,为肝脏损害型 邓旺秋介绍说,变色龙裸伞是2010年在广州梅花园附近一个大院小区里面发现的,此菇十分独特,菌盖上面还有暗绿色或绿紫色斑点,会随着时间改变在如 此闹市,且小区里面发现,让专家有点意外,测试毒性发现,变色龙裸伞虽然没有让人致死的案例,但是得列入毒性较强的品种2011年,专家则在增城发现了 残托鹅膏有环变型 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